最近央行宣布限制支付宝、微信付款额度,可能会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。这一政策的出台引发了人们对于移动支付的热议和讨论。随着移动支付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,这一限制势必会对消费者和商家带来一定的不便。未来如何应对这一政策将是一个需要探讨的话题。
近年来,"移动支付"飞速发展
大家拿出手机扫码即可实现付费
近日,央行出台新规
为条码支付"立规矩"
4月1日起,手机扫码付款将限额
对扫码支付进行限额管理
到底是什么意思?
扫静态码单日不超500元
动态付款码实行分级管理
从4月1日起,《中国人民银行条码支付业务规范(试行)》的通知将正式实施,新规对各类条码(二维码)支付的风险进行了分级,并指明了交易限额:使用静态条码的,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。
不少人看到限额500元的消息,开始抱怨不够用,还有人大呼要用回钱包了。其实,大家并不需要担心手机支付金额不够用,因为在央行新规中,每天限额500块钱仅仅针对静态条码。
什么是静态条码支付?
静态码指的是商家设置在摊位的收银码。我们常见的路边摊、菜市、杂货店等贴在墙上或者打印好的二维码都是静态条码;而我们买完东西付款时,出示付款码供收银员来扫的属于动态条码。
如果是消费超过500块钱以上,大家可以请商家用扫码仪扫你的支付宝或者微信的动态付款码,就不会受到500块钱的限制。
(微信、支付宝动态付款码)
对消费者有何影响?
很多人会问是不是新规实施后,用微信或支付宝扫一扫,每天只能花500元了?其实并不是这样,新规实施后,消费者在街头商贩扫静态条码小额支付不受影响。
举例来说,如果在饭店里吃了顿600元的大餐,扫静态条码付款就有困难了,这时可以让收银员扫消费者手机上生成的动态条码,而且这样更安全。
据数据显示,目前95%以上的消费者每天静态码支付在500块钱以下,因此绝大多数用户不会受到影响。
对店家有何影响?
新规实施后,或许对街头的小商家有些影响。比如对于卖煎饼的老板来说,一天收入超过500元后,就需要单独扫每位顾客的码,如果遇到赶时间的上班族,则会带来一些不便。
除此之外,如果每天收入超过500元,这些店家还需要自己准备扫码枪一类的设备,可能会给小商家增加一些压力。
对于静态条码的付款额度的限制,主要是基于安全的考虑,比如之前就出现过不法分子将静态条码调换,将钱盗走的案例。专家表示,静态二维码的安全性,远远低于实时生成的动态二维码。所以使用条码支付时,尽量不要拿手机扫别人的静态条码,而是让别人扫你的手机。
根据新规,动态条码也分为三类,根据A、B、C级风险防范能力的不同,限额设置为自主约定、5000元和1000元不等。对于即将实施的新规,支付宝、微信均表示,认同央行规范,同时积极研发新技术以及探索新技术应用于条码支付领域的可行性。
央行对个人客户条码支付业务限额管理规定
风险防范能力
要素条件
单日累计限额
A级
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(含)以上有效要素对交易进行验证
可与客户通过协定自主约定
B级
采用不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(含)以上有效要素对交易进行验证
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0元
C级
采用不足两类要素对交易进行验证
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1000元
D级
使用静态条码
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
完善监管体系
立法层面为移动支付系上"安全带"
根据央行发布的2013至2017年支付体系运行情况,过去四年间,我国移动支付规模翻了21倍。2013年移动支付笔数和金额分别仅为16.74亿笔和9.64万亿元,在2017年底这两项数字分别达到375.52亿笔和202.93万亿元,稳居世界第一。
针对电子支付平台的市场准入,建议立法制定一个具体的标准,电子支付平台向有关监管部门缴纳一定的准备金或者备付金,以备将来支付交易过程中出现问题,这可作为有效及时向消费者保护的制度;第二是针对有关监管部门的职责,最好有一个明确的规定,一定是要倾向于对消费者在整个电子交易过程中权利义务的保障。
警方提示
要使用官方渠道App扫码软件,不扫不明二维码;
仔细辨别真伪,核对信息,确认二维码安全有效;
对常见的二维码也应保持适度警惕,保管好自己的付款二维码;
手机上最好安装一些正规安全软件,增加手机安全系数,防止不法分子将病毒镶嵌在二维码里,盗取公民个人重要信息。
来源:央视新闻等
版权所有Copyright©2021-2022朴吃米手游(www.yfhyst.com)copyright
央行限制支付宝、微信付款额度,市场或将受影响
最近央行宣布限制支付宝、微信付款额度,可能会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。这一政策的出台引发了人们对于移动支付的热议和讨论。随着移动支付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,这一限制势必会对消费者和商家带来一定的不便。未来如何应对这一政策将是一个需要探讨的话题。
近年来,"移动支付"飞速发展
大家拿出手机扫码即可实现付费
近日,央行出台新规
为条码支付"立规矩"
4月1日起,手机扫码付款将限额
对扫码支付进行限额管理
到底是什么意思?
扫静态码单日不超500元
动态付款码实行分级管理
从4月1日起,《中国人民银行条码支付业务规范(试行)》的通知将正式实施,新规对各类条码(二维码)支付的风险进行了分级,并指明了交易限额:使用静态条码的,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。
不少人看到限额500元的消息,开始抱怨不够用,还有人大呼要用回钱包了。其实,大家并不需要担心手机支付金额不够用,因为在央行新规中,每天限额500块钱仅仅针对静态条码。
什么是静态条码支付?
静态码指的是商家设置在摊位的收银码。我们常见的路边摊、菜市、杂货店等贴在墙上或者打印好的二维码都是静态条码;而我们买完东西付款时,出示付款码供收银员来扫的属于动态条码。
如果是消费超过500块钱以上,大家可以请商家用扫码仪扫你的支付宝或者微信的动态付款码,就不会受到500块钱的限制。
(微信、支付宝动态付款码)
对消费者有何影响?
很多人会问是不是新规实施后,用微信或支付宝扫一扫,每天只能花500元了?其实并不是这样,新规实施后,消费者在街头商贩扫静态条码小额支付不受影响。
举例来说,如果在饭店里吃了顿600元的大餐,扫静态条码付款就有困难了,这时可以让收银员扫消费者手机上生成的动态条码,而且这样更安全。
据数据显示,目前95%以上的消费者每天静态码支付在500块钱以下,因此绝大多数用户不会受到影响。
对店家有何影响?
新规实施后,或许对街头的小商家有些影响。比如对于卖煎饼的老板来说,一天收入超过500元后,就需要单独扫每位顾客的码,如果遇到赶时间的上班族,则会带来一些不便。
除此之外,如果每天收入超过500元,这些店家还需要自己准备扫码枪一类的设备,可能会给小商家增加一些压力。
对于静态条码的付款额度的限制,主要是基于安全的考虑,比如之前就出现过不法分子将静态条码调换,将钱盗走的案例。专家表示,静态二维码的安全性,远远低于实时生成的动态二维码。所以使用条码支付时,尽量不要拿手机扫别人的静态条码,而是让别人扫你的手机。
根据新规,动态条码也分为三类,根据A、B、C级风险防范能力的不同,限额设置为自主约定、5000元和1000元不等。对于即将实施的新规,支付宝、微信均表示,认同央行规范,同时积极研发新技术以及探索新技术应用于条码支付领域的可行性。
央行对个人客户条码支付业务限额管理规定
风险防范能力
要素条件
单日累计限额
A级
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(含)以上有效要素对交易进行验证
可与客户通过协定自主约定
B级
采用不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(含)以上有效要素对交易进行验证
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0元
C级
采用不足两类要素对交易进行验证
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1000元
D级
使用静态条码
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
完善监管体系
立法层面为移动支付系上"安全带"
根据央行发布的2013至2017年支付体系运行情况,过去四年间,我国移动支付规模翻了21倍。2013年移动支付笔数和金额分别仅为16.74亿笔和9.64万亿元,在2017年底这两项数字分别达到375.52亿笔和202.93万亿元,稳居世界第一。
针对电子支付平台的市场准入,建议立法制定一个具体的标准,电子支付平台向有关监管部门缴纳一定的准备金或者备付金,以备将来支付交易过程中出现问题,这可作为有效及时向消费者保护的制度;第二是针对有关监管部门的职责,最好有一个明确的规定,一定是要倾向于对消费者在整个电子交易过程中权利义务的保障。
警方提示
要使用官方渠道App扫码软件,不扫不明二维码;
仔细辨别真伪,核对信息,确认二维码安全有效;
对常见的二维码也应保持适度警惕,保管好自己的付款二维码;
手机上最好安装一些正规安全软件,增加手机安全系数,防止不法分子将病毒镶嵌在二维码里,盗取公民个人重要信息。
来源:央视新闻等